人員查詢
站內(nèi)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趙國歷史

曾經(jīng)存在于河北邯鄲的古縣,有的消失已2000年,有的卻僅消失百年

時間:2024-03-13 14:11:38  來源:大運河時空  作者:文劍  瀏覽: 分享:


  縣是我國歷史上出現(xiàn)的各類政區(qū)中最穩(wěn)定地方行政區(qū)域,其誕生于春秋初期秦、晉、楚等國,完善于秦朝。秦漢屬于郡,隋、唐后屬于州,元屬于路,明、清屬于府。

  說縣“穩(wěn)定”,是指在我國行政區(qū)劃歷史沿革史中一直存在,不曾消失。但是,在我國整個歷史長河之中,縣的新置、撤銷、復置、改名等情況還是比較頻繁的,從這一點來看,縣這個行政區(qū)劃卻是屬于最不穩(wěn)定的。
 

 
邯鄲市所轄區(qū)縣示意圖
 
  本文就來梳理一下,看看曾經(jīng)存在于今天河北省最南端邯鄲市區(qū)域內(nèi)的古縣都有哪些。
 
一、鄴縣(含靈芝縣)
  戰(zhàn)國時期魏國置,治所在今河北臨漳縣西南鄴鎮(zhèn)。西漢為魏郡治,東漢末相繼為冀州、相州治。東漢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為魏王,定都于此。三國魏時期,鄴為“魏五都”之一。十六國后趙、前燕、北朝東魏、北齊皆定都于此。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城毀,移治安陽城(今河南安陽市),原址改置為靈芝縣,隋開皇十年(590年)改鄴縣為安陽縣,復改靈芝縣為鄴縣。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廢入臨漳縣。

 

 
戰(zhàn)國時期魏國的鄴縣
 
  1947年晉冀魯豫革命根據(jù)地曾把臨漳縣漳河以南及安陽縣部分地區(qū)復置鄴縣,治辛店集(今河南安陽縣北辛店鄉(xiāng)),1952年屬河南省,遷治白壁集(今河南安陽縣東白壁鎮(zhèn))。1954年撤銷,并入安陽縣。
 
二、斥丘縣
  西漢置,治所在今河北成安縣東南三十里。西漢高帝封唐厲為斥丘侯,先為斥丘國,國除后改為縣。因“地多斥鹵,故曰斥丘”得名。屬魏郡。《資治通鑒》記載的東漢初平四年(193年)魏郡兵反:“(袁)紹還屯斥丘”,即此。東魏天平初廢。唐天祐二年(905年)改成安縣復置,治今河北省成安縣,五代唐復改為成安縣。
 
三、清淵縣
  西漢置,治所在今河北館陶縣西北清陽城?!顿Y治通鑒》記載的西晉永嘉元年(307年):“茍晞?chuàng)艏成S跂|武陽,大破之。桑退保清淵”,即此。唐初廢。
  唐朝編修的《晉書·地理志》、《隋書·地理志》中,為避高祖李淵諱,皆作“清泉縣”。
 
四、元城縣
  西漢置,治所在沙鹿旁(今河北大名縣東),以“魏武侯公子元食邑于此”而得名。北齊廢,隋開皇六年(586)復置,移治古殷城(今山東莘縣西南)。唐貞觀十七年(643年)并入貴鄉(xiāng)縣。圣歷二年(699年)復置,移治王莽城(今大名縣東北)。開元十三年(725年)又移治今大名縣東北大街鄉(xiāng)(舊府城),并與貴鄉(xiāng)縣同治。五代唐改名興唐縣,后晉復名元城縣。北宋為大名府治。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并入大名縣,尋復置,為大名路治。明為大名府治,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移治今大名縣,1913年并入大名縣。

 

 
西漢今天邯鄲市一帶地圖,可見到本文涉及諸縣
 
五、梁期縣
  西漢置,治所在今河北磁縣東北,西晉省。
  《水經(jīng)· 濁漳水注》記載:
  漳水又東徑梁期城南?!兜乩盹L俗記》曰: 鄴北五十里有梁期城,故縣也。漢武帝元鼎五年,封任破胡為侯國。晉惠帝永興元年驃騎王浚遣烏丸渴末徑至梁期,侯騎到鄴,成都王穎遣將軍石超討末,為末所敗于此。
 
六、武始縣
  西漢置,治所在今河北邯鄲市西南五十里。西漢元朔三年(前126年)漢武帝封趙敬肅王子劉昌于此。東漢廢。
 
七、易陽縣
  西漢置,治所在今河北邯鄲市永年區(qū)臨洺關東南。以“在易水之陽”得名?!逗鬂h書·和帝紀》曾記載在永平七年(64年)“易陽地裂”,即此。北魏初廢,孝文帝復置,移治今永年縣。東魏天平初改屬魏郡。隋開皇六年 (586)改為邯鄲縣。
  注:邯鄲又于開皇十年移理陟鄉(xiāng)城,于原易陽縣別置臨洺縣。
 
八、列人縣
  西漢置,治所在今河北邯鄲市肥鄉(xiāng)區(qū)東北十五里?!逗鬂h書·光武帝紀》:“河水從列人北流,如決河水灌之,皆可令為魚。”即此。此乃更始初故趙王子劉林說劉秀決列人河水以灌赤眉之句。384年,慕容垂反前秦,其子慕容農(nóng)奔于此以應。東魏初平初屬魏尹。北齊廢。北齊廢。
  “列人”之意是指有名望的人。
 
九、斥章縣
  西漢置,治所在今河北曲周縣東南。《漢書·地理志》 注引應劭曰:“漳水出治北,入河,其國斥鹵,故曰斥章”。“章”字,晉之后作“漳”,因此西晉稱斥漳縣,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年)省,太和二十年(496年)復置,北齊省入平恩縣。
 
十、南曲縣
  西漢置,治所在今河北邱縣西北古城營,東漢廢。《水經(jīng)·濁漳水注》記載:“衡漳故瀆,東北徑南曲縣故城西。”
 
十一、廣年縣
  西漢置,治所在今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qū)(臨洺關)東三十四里故城村,西晉永嘉后廢,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復置,北齊移治曲梁城(今永年區(qū)廣府鎮(zhèn)),隋仁壽元年(601年)避煬帝楊廣諱改為永年縣。
 
十二、平恩縣
  西漢宣帝地節(jié)三年(前67年)封許廣漢為平恩侯,以“館陶之別鄉(xiāng)”為侯國,治今河北邱縣西南,后改為縣,金降為鎮(zhèn)。
 
十三、曲梁縣
  西漢宣帝封平干頃王子敬為曲梁侯,三國魏改為縣,治所在今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qū)廣府鎮(zhèn),北齊天保七年(556年)廢。
 
十四、臨水縣(后為昭義縣)
  三國魏黃初三年(222年)置,治所在今天河北省磁縣。因“以城臨滏水,故曰臨水”得名。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年)并入鄴縣,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復置。北周建德六年 (577年)移治今涉縣西北二里。隋開皇七年(587年)移今涉縣東北西戍鎮(zhèn),十年(590年)移治今邯鄲市峰峰礦區(qū)臨水鎮(zhèn)。大業(yè)初屬魏郡。唐永泰元年(765年)改為昭義縣。

 

 
三國地圖上的臨水縣
 
十五、滏陽縣
  北周武帝析臨水縣置,為成安郡治,以在滏水之陽,故名,治今河北磁縣。隋、唐為磁州治。明洪武初省入磁州。
 
十六、貴鄉(xiāng)縣
  東魏天平二年(535年)析館陶縣西界置,治趙城(今河北大名縣西北)。因前燕曾置貴鄉(xiāng)郡于此,故名。北周建德七年(578年),因趙城卑濕,移治孔思集寺(今大名縣東北大街鄉(xiāng))。隋大象二年(580年)為魏州治,大業(yè)初為武陽郡治。唐為魏州治,治所屢遷,后遷至今大名縣東。五代晉改名為廣晉縣。

 

 
北周時期地圖上的洹水,靈芝,滏陽,貴鄉(xiāng)等諸縣
 
十七、曲安縣
  北魏景明中析平恩縣置,治所在今河北曲周縣東北四十里,北齊廢入斥漳縣。
 
十八、洹水縣
  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析臨漳縣置,治所在今河北魏縣西南舊魏縣。因境有洹水,故名?!顿Y治通鑒》記載:五代梁貞明元年(915年),劉鄩聞晉軍至,選兵萬余人,自洹水趣魏縣,即此。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省為鎮(zhèn)。
 
十九、清漳縣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屬洺州,治所在今河北廣平縣東北清漳。“南濱漳水,因以為名”,唐會昌三年(843年)省入肥鄉(xiāng)。

 

 
隋朝清漳縣
 
二十、洺水縣
  隋開皇六年(586年)置,治所在今河北曲周縣東南,“以縣西近洺河,改為洺水”。唐屬會昌三年(843年)廢入曲周縣。
 
二十一、臨洺縣
  隋開皇十年(590年)置,治所在今河北永年縣(臨洺關)。“北濱洺水,因以為名”。 唐建中二年(781年),河東節(jié)度使馬燧等大破魏博節(jié)度使田悅于臨洺,即此。北宋熙寧六年 (1073年)廢為鎮(zhèn),元祐二年(1087年)復置,同年又廢為鎮(zhèn)。
 
二十二、新安縣
  金置,治所在今河北省邯鄲市肥鄉(xiāng)區(qū)辛安鎮(zhèn)鄉(xiāng),元初廢。

 

 
金朝地圖中的新安縣
 
  從以上情況來看,自秦朝至今天2200多年的時間里,邯鄲市的區(qū)域曾經(jīng)出現(xiàn),后又消失的縣有20多個。在這些消失的縣里,有的縣在設置之后,不久就被撤銷,存在時間很短。有的不僅存在時間短,撤銷的也比較早,比如武始縣,置于西漢,東漢就被廢,在距今2000年前就已消失。而有的縣則消失于百年之前,如元城縣。
 

凡注明來源邯鄲文化網(wǎng)的文章,屬邯鄲文化網(wǎng)原創(chuàng)

請尊重作者,轉載注明作者、文章出處



王邊溪谷美術館

發(fā)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fā)表
推薦資訊
中國歷史上最好的四十年,沒有任何豐功偉績
中國歷史上最好的四十
殷海光 |一個因思想而受難的人
殷海光 |一個因思想而
國際陶瓷藝術盛宴!這場雙年展將在峰峰啟幕
國際陶瓷藝術盛宴!這場
莫迪里阿尼:追求美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莫迪里阿尼:追求美是一
相關文章
欄目更新
欄目熱門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鄲文化網(wǎng)」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0310-3115600   郵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備18017602號-1    
國家版權局軟著登字第3269884號
勞務派遣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1*0*082021008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編號:1*0*082021003

冀公網(wǎng)安備 130403020011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