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員查詢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紅色邯鄲

做強做大邯鄲紅色旅游的思考

時間:2024-03-01 09:44:34  來源:邯鄲文化網  作者:衛(wèi)慶前  瀏覽: 分享:

 、高舉紅色旗幟,做大做強紅色旅游

隨著新冠疫情的明顯下降,旅游開始復蘇。日趨大潮中,紅色旅游呈現(xiàn)強勁勢頭。

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紅色文物的教育作用,多次提到用好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歷史是國家之根、民族之魂,凝結著中國歷史的一件件文物體現(xiàn)了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特點。革命文獻史料是文物的組成部分,擁有同其他文物一樣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集中展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人在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期間不畏艱險、篳路藍縷的革命理想和精神,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的鮮活教材。

(一)邯鄲紅色資源豐厚、紅色遺存眾多邯鄲是一個革命歷史悠久、革命遺址眾多、革命遺存廣泛、革命文物豐富的大市。邯鄲特殊的歷史環(huán)境,孕育了豐富的紅色文化。1921年冬,磁縣知識青年王子清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5年7月,磁縣西小屋村成立了中共直南特別支部;1929年秋天,大名七師的師生廣播革命火種;1937年12月,八路軍129師工作團挺進太行山,進入涉縣、武安、磁縣,發(fā)動群眾建立抗日民主根據地;香城固伏擊戰(zhàn)、響堂鋪戰(zhàn)斗、百團大戰(zhàn),重創(chuàng)日寇、威名遠播;中國人民銀行的前身——冀南銀行在邯鄲、涉縣駐扎8年,紅色金融成為邊區(qū)經濟支柱;1943年10月1日,《新華日報》(太行版)在涉縣創(chuàng)刊,吹響新聞戰(zhàn)斗號角;1945年10月4日,邯鄲解放,開啟了千年古城的第一次崛起;10月24日打響的的平漢戰(zhàn)役,拉開了解放戰(zhàn)爭的序幕;1946年5月15日,晉冀魯豫《人民日報》在邯鄲火磨街創(chuàng)刊;同年8月《人民》畫報在邯鄲陵園西路問世;1947年2月,邊區(qū)在武安召開土地會議,“耕者有其田”方得實現(xiàn),喜獲土地的廣大農民積極支援解放戰(zhàn)爭;當月,軍工大動脈——邯涉鐵路勝利通車(中國共產黨修建的第一條鐵路),為解放戰(zhàn)爭軍火運輸立下大功;3月30日,邯鄲新華廣播電臺接替延安陜北廣播電臺播音,勝利之聲從太行傳遍四面八方; 1948年3月,晉冀魯豫邊區(qū)在武安編輯出版新中國成立前收入文章最多、裝幀最好的《毛澤東選集》上下卷(布面燙金);1949年3月,“長江支隊”從武安出征南下,為建立革命政權輸送數千名干部;同年4月,經太行軍民精心呵護的國寶《趙城金藏》由涉縣平安抵京,成為中國國家圖書館四大鎮(zhèn)館之寶之一;晉冀魯豫邊區(qū)《新大眾》編輯部(駐武安趙莊)進京,于7月15日創(chuàng)辦了中國工人階級的第一大報——《工人日報》,等等。我們腳下的紅色舊址、手中的革命文獻,是形象化的黨的歷史生動教材。它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共和國是紅色的”、“我們要牢記紅色政權是從哪里來的”指示精神。每一個遺址、每一件文獻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都承載著鮮活的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由幼稚走向成熟、最終奪取革命勝利的歷史見證物。一件件文獻史料將革命歷史與革命故事緊密結合,是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傳承紅色基因的生動教材,時刻提醒我們不忘歷史、牢記使命、砥礪前行。   

(二)邯鄲紅色紀念館建設初具規(guī)模新中國成立后,尤其是經過近十幾年的不懈努力,邯鄲已經建成的主要紅色紀念館(陳列館)有:邯鄲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含紀念館、左權墓及左權紀念館)、涉縣一二九師紀念館、武安晉冀魯豫革命紀念館、大名七師紀念館、磁縣直南革命紀念館、涉縣西戌紅色新聞舊址(新華廣播電臺)紀念館、晉冀魯豫邊區(qū)稅務陳列館(涉縣索堡鎮(zhèn))、冀南銀行紀念館(邯銀大廈西樓20層)等。(三)邯鄲有一批熱衷于紅色文化收藏與研究的專家邯鄲有一批熱衷于紅色文化收藏與研究的老同志組成“邯鄲紅色文化收藏委員會”(在邯鄲文化網設有工作室和展廊)。經過幾十年的積累,無論是在紅色文物收藏方面還是研究成果方面,都取得了豐厚的成果。(四)邯鄲文化網和紅藏會舉辦了多次展覽和活動1、人民日報系列:于2015年在市博物館舉辦“從邯鄲走向世界的《人民日報》展”,展出晉冀魯豫邊區(qū)機關報《人民日報》創(chuàng)刊號,毛主席第一次題寫報頭后在武安印刷的《人民日報》,華北解放區(qū)《人民日報》創(chuàng)刊號(西柏坡版);《人民日報》升格為中共中央機關報(北京版)及大量有關人民日報創(chuàng)刊、發(fā)展的實物100多件,厘清了人民日報從邯鄲走向世界的發(fā)展歷史。2、邯鄲紅色新聞系列:主要展品為:包括《人民日報》、《新大眾報》、《新華日報》、《冀南日報》等創(chuàng)辦于邯鄲地區(qū)的各類紅色新聞刊物60余份,其中,發(fā)行于1948年《邯鄲日報》及1946年發(fā)行的《人山報》,成為重新定位邯鄲紅色新聞史的有力證據。3、2021年10月,在邯鄲文化網舉辦“一紙風行90年——新華社《參考消息》創(chuàng)辦九十年史料展”和研討會。用詳實的史料和文物講述了《參考消息》與邯鄲的故事。4、依托邯鄲紅色收藏委員會和邯鄲文化網平臺,組建“邯鄲文化網紅色文化研究會”,開辦紅色文化專題欄目,向全國推廣邯鄲紅色文化研究成果上百件。5、編輯了《晉冀魯豫根據地系列叢書》樣本10冊。

二、目前存在的問題

1、有些重大紅色資源沒有得到開發(fā)和運用。如:晉冀魯豫《人民日報》舊址。它是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的前身之一,1946年5月15日誕生于邯鄲市的火磨街,在非常時期承擔了中共中央機關報的職責,是《人民日報》發(fā)展壯大不可或缺的階段,其紅色遺址級別當屬高端范疇。它的原址上世紀80年代改建為商廈,至今在《人民日報》的發(fā)源地沒有紀念館、陳列館。2、《新華日報》系列報紙在中國共產黨新聞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中的《新華日報》(太行版),1943年10月1日誕生于涉縣桃城村的大廟和奶奶廟、發(fā)展于中原村完定寺、終刊于東戌村窯洞。雖然舊址仍在,但是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和利用(設在幾個寺廟的報社舊址,從寺廟中的功德碑來看,是靠香客的香火錢維護)。3、中共冀南三地委機關報《人山報》舊址曲周縣曹莊村。該報被譽為抗戰(zhàn)時期的“模范報”,是中共邯鄲地委、市委機關報《邯鄲日報》的主要源流。該報舊址恢復工作幾上幾下如今遙遙無期,早年刻好的石碑也不知流落何處,報紙散落在各地后人手中如今難以搜尋。4、“邯鄲戰(zhàn)役”是解放戰(zhàn)爭序幕戰(zhàn)之一,該戰(zhàn)役中“高樹勛起義”是國民黨軍級單位的“首義”,對于全國解放具有重要影響。毛澤東曾號召開展“高樹勛運動”,加速了國民黨反動派統(tǒng)治的垮臺。但是,“邯鄲戰(zhàn)役”至今沒有相關紀念館;高樹勛起義指揮部舊址也長期未向社會開放。5、散落在民間和收藏家手中的海量紅色文物,缺乏整理統(tǒng)計。從邯鄲走出去的老革命們出版各類記錄邯鄲紅色歷史的書籍、回憶文章等,大多零散需要整理歸納。6、由于現(xiàn)有的革命遺址、紅色紀念館分屬不同的部門管轄,紅色資源缺乏有機整合,難以形成系列的、具有影響力的紅色旅游線,游客難能深度旅游。

三、加大開發(fā)紅色資源,擦亮邯鄲名片

依托豐厚的紅色文化資源,打造成邯鄲的一張靚麗城市名片,是以優(yōu)補劣、以長補短,順應時代發(fā)展、趕超先進城市的內在要求。(一)整合多種資源,推動文旅融合加大宣傳力度。編制印發(fā)“邯鄲紅色文旅地圖”,設計老少咸宜的紅色文創(chuàng)產品(如紅色書簽、紅色撲克、紅色冊頁等),在主城區(qū)設立醒目的邯鄲紅色旅游景點示意圖,在相關旅游公交線車輛設“太行紅旅”專線、“劉鄧大軍從這里走來”專線,在新華書店開展購書贈紅色書簽活動,營造濃烈的紅色旅游氛圍,使邯鄲紅色文化廣泛傳播、家喻戶曉。強化景區(qū)聯(lián)動。各個紅色景區(qū)、展館,可印制聯(lián)票、套票,引導、提示游客參觀游覽。例如邯鄲市西部的紫山公園、大磨山公園、沁河郊野公園可以聯(lián)動形成綠化帶,加強文旅項目的開發(fā)。邯鄲城區(qū)西部也不能完全憑借綠化帶,也需要在其中鑲嵌一些文化設施、餐飲服務,讓游客們能看、能玩、能住。如建議將九龍山公園與河北省作協(xié)合作,建立作家、畫家創(chuàng)作基地,將文化產業(yè)點綴其中。再如武安家喻戶曉的儺戲,這種戲劇文化原本要演半個月,現(xiàn)在時間盡量要縮短,并且盡量將演出地點從武安轉移到上述綠化帶區(qū)域當中,如張巖崳、葛巖崳,可以離市區(qū)更緊密。這樣做的目的是將邯鄲地區(qū)的優(yōu)秀文化都放到這個文化旅游帶上集中展示。拓展互動項目。開展“當一天八路軍”、“當一天武工隊員”、“我是戰(zhàn)地記者”活動,增強游客互動體驗;組織頌唱“邊區(qū)抗戰(zhàn)歌謠”,紅色歌曲對唱比賽,紅色劇目演出;舉辦紅色主題的野外拓展、軍事訓練、野營拉練活動,增加互動性,提高趣味性。(二)依據大量的紅色藏品、實物和研究成果,建議抓緊出版紅色系列(包括網絡電子書)叢書目前比較成熟的有文字類:《太行號角——新華日報(太行版)發(fā)展紀實》;圖片類:《晉冀魯豫邊區(qū)紅色新聞》、《太行紅色文書》、《晉冀魯豫邊區(qū)的教育事業(yè)》、《太行婚姻證書與文獻》、《晉冀魯豫邊區(qū)稅務史》、《太行革命根據地紅色實物》、《邯鄲紅色票證》;冊頁類:《<邯鄲日報>的歷史與演進》、《<新大眾>進京創(chuàng)辦<工人日報>》、《參考消息與邯鄲的故事》、《邯鄲戰(zhàn)役與高樹勛起義》、《<人民日報>在邯鄲》等。(三)邯鄲是紅色遺址遺存的大市,遺址維護、紀念館創(chuàng)辦全部列入國家財政預算范圍不現(xiàn)實。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時引入社會資金,搞好展館創(chuàng)建和遺址保護,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是企業(yè)創(chuàng)建模式,即“冀南銀行紀念館”模式。冀南銀行是中國人民銀行的主要源流,它的領導機關曾先后駐扎于山西省黎城縣小寨村,邢臺縣南宮后索瀘村,涉縣索堡村和邯鄲市區(qū)。中國人民銀行紅色金融辦要求舊址所在地創(chuàng)建一家紀念館或陳列館。山西省黎城縣于上世紀80年代就著手籌建,但由于資金不落實一直未能建成。人行邯鄲分行抓住機遇,主動牽頭組織,由邯鄲市紅色收藏委員會提供藏品,邯鄲銀行提供資金、場地,河北省及邯鄲市錢幣協(xié)會參與文物鑒定,于2016年當年籌備、當年建成“冀南銀行紀念館”。后續(xù)的講解、保潔、保安人員,也由邯鄲銀行承擔。如今,“冀南銀行紀念館”也成為企業(yè)文化的標志。“冀南銀行紀念館”模式是企業(yè)創(chuàng)建紀念館的成功模式。二是根據地域和業(yè)務的關聯(lián)由政府職能部門創(chuàng)辦模式,即“晉冀魯豫邊區(qū)稅收陳列館”模式。該館由涉縣地稅局創(chuàng)辦。革命戰(zhàn)爭時期,晉冀魯豫邊區(qū)稅務局舊址位于涉縣索堡鎮(zhèn),與涉縣地稅局有一定的傳承關系;稅收業(yè)務相關度高,地稅局本身也收藏有歷史文獻資料。經過有關部門協(xié)調,涉縣地稅局與占用舊址的供銷社房屋置換,并籌集資金、編寫陳列大綱、征集文物,于2015年建成“晉冀魯豫邊區(qū)稅收陳列館”。三是在房地產開發(fā)項目上把保護利用紅色遺址作為招商優(yōu)先選項(這方面教訓深刻?;鹉ソ謺x冀魯豫人民日報社舊址、陵園路的晉冀魯豫邊區(qū)政府舊址、晉冀魯豫軍區(qū)舊址都被開發(fā)商拆除)。四是公辦私展模式,即政府建設的紅色場館引進收藏家參與經營、陳展和保護。涉縣紅色小鎮(zhèn)“抗戰(zhàn)記憶研學館”就屬這個模式。該館隸屬“129師紀念館”,建成后由于缺乏文物成為“圖片館”。引進業(yè)余紅色收藏家郝建平,由他提供數百件紅色文物。郝建平是農民,沒有其它生活來源。館建成后講解員、保潔員、保安員的人工費用也不是小數。郝建平免費提供藏品,“129師紀念館”聘用他為講解員,承擔保潔工作,按月發(fā)給一定補貼,一舉兩得。政府主導,職能部門、社會各界、企業(yè)團體積極參與,把邯鄲紅色文化大市的資源優(yōu)勢,逐步打造成為紅色旅游大市、強市,吸引全國各地游客前來“打卡”,在進行潛移默化的紅色教育同時獲得社會效益、經濟收益,實現(xiàn)多贏。

 

發(fā)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fā)表
推薦資訊
中國歷史上最好的四十年,沒有任何豐功偉績
中國歷史上最好的四十
殷海光 |一個因思想而受難的人
殷海光 |一個因思想而
國際陶瓷藝術盛宴!這場雙年展將在峰峰啟幕
國際陶瓷藝術盛宴!這場
莫迪里阿尼:追求美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莫迪里阿尼:追求美是一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欄目更新
欄目熱門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鄲文化網」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0310-3115600   郵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備18017602號-1    
國家版權局軟著登字第3269884號
勞務派遣經營許可證編號:1*0*082021008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編號:1*0*082021003

冀公網安備 130403020011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