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員查詢
站內(nèi)檢索:
您當(dāng)前的位置:首頁 > 趙國歷史

邯鄲地名源說:大名縣——五禮記碑、狄仁杰祠堂碑、馬文操神道碑

時間:2019-09-06 14:06:06  來源:方志邯鄲訂閱號  作者:  瀏覽: 分享:

 



   五禮記碑  五禮記碑原位于大街鄉(xiāng)雙臺村西南。碑始立于唐開成五年(公元840)。原為唐代書法家柳公權(quán)書丹的魏博節(jié)度使“何進滔德政碑”。宋大觀二年(公元1108),宋徽宗詔諭左丞梁子美為《五禮新儀》立碑刻記,毀何碑改刻“五禮之記”。明建文三年(公元1401)四月,河決漳衛(wèi),運河淤塞,洪水淹沒大名府,此碑埋于地下。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大名府知府顧玉柱派人挖出,碑?dāng)酁榫艍K,龜頭遺失地下。1987年將殘碑運至大名縣石刻博物館。1989年將碑修復(fù)重立。碑高1234米,寬3.14米,厚1.08米,總重量140.3(除龜頭),是1990年全國已知的最大古石碑。198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此碑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狄仁杰祠堂碑  狄仁杰祠堂碑位于縣城東北五里外的孔莊村北。碑立于唐元和七年(公元812)。碑文記載狄仁杰在魏州(今大名)任刺史之功德。碑為青石質(zhì),座為龜座,全高4.46米,寬1.46米,厚0.46米。龜座今深埋于地下。198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馬文操神道碑  馬文操神道碑原位于張鐵集鄉(xiāng)寺莊村西,民國9(公元1920)搬至城內(nèi)(今實驗學(xué)校)。該碑立于五代后晉天福六年(公元941)。馬文操原為唐末魏州(今大名)一員武將,兵變被殺,其子投晉做了高官,馬文操被追贈為秘書監(jiān),并為之樹碑立傳。碑為青石質(zhì),高3.40米,寬1.00米,厚0.36米。1987年遷入大名縣石刻博物館198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更多好文 請加小編微信happy_happy_maomi)      

 

 

發(fā)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fā)表
推薦資訊
150萬契丹人一夜消失之謎
150萬契丹人一夜消失
關(guān)于公開補錄邯鄲市某區(qū)森林消防隊員公告
關(guān)于公開補錄邯鄲市某
中國歷史上最好的四十年,沒有任何豐功偉績
中國歷史上最好的四十
殷海光 |一個因思想而受難的人
殷海光 |一個因思想而
相關(guān)文章
欄目更新
欄目熱門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鄲文化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聯(lián)系電話:0310-3115600   郵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備18017602號-1    
國家版權(quán)局軟著登字第3269884號
勞務(wù)派遣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1*0*082021008
人力資源服務(wù)許可證編號:1*0*082021003

冀公網(wǎng)安備 130403020011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