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員查詢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王邊溪谷

歷史上的揚州有多富饒?堪比今天的“北上廣”,瘦西湖是其縮影

時間:2020-04-03 15:44:43  來源:蘇丹卿(大風號)  作者:  瀏覽: 分享:

 中國歷史上,最喜歡下江南的皇帝,要屬清代的康熙與乾隆了,但比起康熙,乾隆對江南的迷戀卻更是令后世津津樂道。不論是小說還是影視劇,以乾隆下江南為背景的題材數(shù)不勝數(shù)。 乾隆為什么那么喜歡去江南呢?

通過歷史記載,大概整理出三點,一是江南富饒;二是為了督查的水利工程;三可能是效仿康熙皇帝,安撫民心。但在文學著作中,乾隆對江南的迷戀,似乎是與風景與美女有關。

乾隆一生六巡江南,其中江寧府(今南京市)、蘇州府、杭州府、揚州府等地,是他最常去的幾個地方,后四次還巡幸了浙江的海寧。

在這個幾個地方,位于揚州府的瘦西湖,是乾隆下江南必去盛景之一,有“園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譽。自然,更不會錯過杭州的西湖,但不論是瘦西湖還是西湖,乾隆都曾游覽二湖美景,并題詩作賦,好不快活。他在揚州時,更是修建了多處行宮,主要行宮有高旻寺行宮、天寧寺行宮。

瘦西湖,則是他去喜歡游賞的地方之一。據(jù)記載,當時的揚州富商為討好乾隆,大興土木修建各種園林,乾隆來一次揚州就造一次園林,以致于今天的瘦西湖兩岸,處處是樓臺亭閣,淋漓盡致展現(xiàn)出“一路樓臺直到山”的盛況。

瘦西湖,可以說是揚州的代稱,就如提到杭州,即為西湖。瘦西湖,顧名思義是“瘦”,它是一條彎曲狹長的河流,且坐落城西,故而得名“瘦西湖”。

自古以來,不少文人墨客將二湖作比對。最有名的要屬清代詩人汪沆,因慕名瘦西湖而從杭州來到揚州,見此風光忍不住賦詩一首:“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

如果說杭州西湖是嫵媚豐腴,那么瘦西湖則為清秀婀娜,它在清康熙、乾隆時期最為盛興。 江南多少風光與美女集中并環(huán)繞于湖畔,乾隆又是題了多少詩賦來贊美它。漫長的四時八節(jié)中,瘦西湖在風晨月夕的變幻中,一直深深地吸引著人們。

揚州,世界遺產城市,有“中國運河第一城”的美譽,瘦西湖是這座古老城市的一張風景明信片,李白有云:“故人西辭黃鶴去,煙花三月下?lián)P州”。揚州之春色,有古跡、有繁花、有美味、有美人……實在撩人。

揚州城,自盛唐至清,一直是中國歷史上最富饒的城市之一。“腰纏十萬貫,騎鶴下?lián)P州”之氣派,至今令人驚嘆不已。“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之浮華,依舊教人無限遐想。今天的揚州,早不見乾隆時期的繁盛,但這個嫻靜的蘇中小城,卻以慵懶和平靜吸引了更多人。

瘦西湖,仍舊是眾人的追尋之地。不論是泛舟湖上,還是湖畔漫步,它那迂回曲折,迤儷伸展之景觀,猶如神女的腰帶,媚態(tài)動人。在我的腦海里,至今是回繞著美麗船娘的那一曲揚州小調,纖柔的身態(tài),溫婉的模樣,柔和的聲色,江南美人教我久久不能忘懷。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那時春色,撩人心魄。

瘦西湖,在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比杭州西湖晚了三年。它不僅擁有揚州園林特色,更是具有重要歷史文化遺產。

歷史上的瘦西湖,于清乾隆時期尤為繁盛,當時揚州鹽商的富足可從湖上園林窺見一二。但瘦西湖的悠長歷史,并非從清代開始,它早在隋代就與大運河保持著水源相通的互動關系。著名景點長堤春柳相傳就與隋煬帝楊廣有關。

當年隋煬帝來到光,就下令開挖南北大運河,此運河一通,不僅令揚州城邁向了千年繁華,更是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水利工程。唐代的揚州是中國最繁華的商業(yè)城市,東南第一大都會,相當于如今“北上廣深”的超一線城市。

瘦西湖作為揚州城市水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主要為隋唐以來揚州城池的護城河遺存,更與大運河緊密相連,是大運河進入南方地區(qū)后最能體現(xiàn)地域審美價值的文化景觀,也是中國古典園林的杰出代表。

園內建筑始建于南朝宋文帝時期,經后代屢有興建。如今湖上園林之景觀,主要是依托大運河從事鹽業(yè)活動的揚州鹽商而興建,才有了清乾隆時期的“園林之盛,甲于天下”之美譽。

但比起乾隆題詩贊譽,唐人歌頌揚州繁華的詩篇更是無數(shù)。今天的瘦西湖,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揚州的文化縮影,以見瘦西湖,遙想隋唐大運河,以見瘦西湖,遙想明清之富饒。

(更多好文 請加小編微信happy_happy_maomi)

發(fā)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fā)表
推薦資訊
150萬契丹人一夜消失之謎
150萬契丹人一夜消失
關于公開補錄邯鄲市某區(qū)森林消防隊員公告
關于公開補錄邯鄲市某
中國歷史上最好的四十年,沒有任何豐功偉績
中國歷史上最好的四十
殷海光 |一個因思想而受難的人
殷海光 |一個因思想而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欄目更新
欄目熱門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鄲文化網」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0310-3115600   郵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備18017602號-1    
國家版權局軟著登字第3269884號
勞務派遣經營許可證編號:1*0*082021008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編號:1*0*082021003

冀公網安備 130403020011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