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員查詢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太極圣地

楊式太極拳的源起和發(fā)展

時間:2023-03-21 09:47:07  來源:邯鄲文化網(wǎng)  作者:楊振基  瀏覽: 分享:

楊式太極拳的源起和發(fā)展

 

楊振基

    

太極拳起源何時,由誰創(chuàng)始,現(xiàn)在仍是武術界有爭議的問題。我這里只是將太極拳的一個重要門派——楊式太極拳的源起和發(fā)展情況介紹一下,不妥之處,請武林同仁批評指正。

    

楊式太極拳是由我曾祖父楊??齽?chuàng)始的,后經(jīng)祖孫四代不斷豐富發(fā)展起來的。從我曾祖父楊??龑W成教拳開始,到現(xiàn)在約有一百四十多年的歷史。    

    

楊福魁,字祿禪,四十歲后到北京教拳時改祿禪為露禪,后露禪名子名揚一世,很少人知道他的原名了。

    

我曾祖父楊露禪出生在直隸(現(xiàn)河北)廣平府永年城南關一個貧窮農民家里,幼時失學,隨父種田,稍大后打短工,當小販。當時永年城是廣平府治所在地,為冀南的名邑,經(jīng)濟繁華,文化發(fā)展,尤其是由歷史沿襲下來的習武之風更盛。在這種社會環(huán)境下,我曾祖父自幼喜武術,學洪拳,且下過一些功夫。當我曾祖父在永年城西街太和堂藥店對過擺糧攤時,有些地痞無賴去太和堂藥店尋釁,蓋因該藥店系河南懷慶府溫縣陳家溝陳氏所開,買賣興隆,資本充實,這些人想敲詐一下外鄉(xiāng)人,結果皆被藥店伙計很輕松的收拾了。我曾祖父是練武人,很注意這場格斗,見藥計伙計們的拳路新穎,輕靈奧妙,技擊中顯示出很大的優(yōu)越性,于是決心到太和堂拜師學藝。經(jīng)過一段的考驗,藥店經(jīng)理陳德瑚見我曾祖父態(tài)度誠懇,學拳心切,便介紹他到陳家溝去學藝,這就演出了人們所熟知的楊露禪三下陳家溝的故事。

    

溫縣陳家溝是太極拳的圣地。楊露禪步行八百里來學拳是有一段曲折的。按照陳氏的規(guī)矩,太極拳術一般是不外傳的。陳德瑚是以雇工的名義將我曾祖父介紹給陳家溝當時掌門拳師陳長興的。陳氏規(guī)定只讓我曾祖父在前院活動而不得到后院,這是對這個外鄉(xiāng)人的防范。起初我曾祖父以為后院住內眷,一直不敢步越雷池。后來,我曾祖父在陳家一住半年并未發(fā)現(xiàn)陳家練拳,心中有些疑惑,始覺陳家不讓去后院有些蹊蹺,為了窺其真像,一夜我曾祖父爬到前院樹上,見后院一群子弟正在月光下練拳,高興異常,以后得機會就到樹上看拳,然后默默練習,經(jīng)過一段時問“偷拳"之后,因我曾祖父有較深的武功基礎,拳術進步很快。一次和陳氏子弟玩耍,無意中發(fā)勁將一個子弟推了嘴啃泥,這個事引起了陳家的注意,陳長興親自讓我曾祖父說明緣由,并讓他表演一番太極拳術,見我曾祖父學拳心切,為人誠實且已有陳氏拳術的真味,便破例收了楊露禪這個外鄉(xiāng)子弟。經(jīng)過朝夕苦練,六載后我曾祖父回到永年。當時永年武林各門,聞我曾祖父“留洋刀歸來,迭次上門“求教",在一次這樣“求教"中,我曾祖父失手跌跤,懊惱之余,再下陳家溝學藝,一住六年,回來后與名門較量,雖然沒有吃了虧,但也并沒有明顯的優(yōu)勢。我曾祖父自度,雖然從師學拳一十二載,但并未深入太極拳的精髓,遂第三次前往陳家溝“深造"。陳長興念其求進心誠,習藝身勤,頗受感動,就將太極拳術之奧秘悉心傳授之。這樣,我曾祖父又勤學苦練了六年,拳路嫻熟,功夫純真,武藝精進,出人頭地,成為陳氏門中的皎皎者。

    

我曾祖父藝成回永年后,武林中再也沒敢與之較量的了。我曾祖父在永年開館授徒,將所學東西,盡心教授給鄉(xiāng)里子弟,為永年培養(yǎng)造就出一批太極拳好手,使永年成為太極拳的中興之地。

    

我曾祖父四十歲以后,經(jīng)人舉薦到北京教拳。在京期問,所向報靡,名遂大噪,譽為“楊無敵"。光緒皇帝的老師、大學士翁同和見他比武勝利后稱贊說:進退神速,虛實莫測,身如猿猱,手如運球,猶太極之渾元一體。并親書對聯(lián)一付相贈:手捧太極塞寰宇,胸懷絕技壓群英。于是清廷親貴王公、貝勒多從受業(yè)、旋任旗營武術教師。

    

我曾祖父練拳之初,其目的無非是制敵保身,中年亦以此為子訓。但是到了晚年,他從長期的實踐中已逐漸領悟到太極拳的振衰起弱,祛病延年之功能,到教授其孫楊澄甫練拳時,他自己則以鍛煉身心為主,這是他一生中對練拳觀點的重要變化和發(fā)展。

    

開創(chuàng)了楊式太極拳的第一代拳師——我曾祖父楊露禪于公元一八七二年逝世,終年七十三歲。楊式太極拳由其子鈺(班侯)、鑒(健侯)繼承和發(fā)揚光大起來。

    

楊鈺,字班侯,綽號二先生。是我的伯祖父,生于公元一八三七年,卒于一八七零年。我伯祖父自幼隨其父學拳,終日苦練,寒暑不間斷。據(jù)傳說:我曾祖父露禪在永年南關馬車店授徒,班侯和健侯兄弟每夜跟其父學拳,必練至深夜,困倦不可忍時,熱天就在店房大門檻上一躺,天冷就在灶火旁卷曲一臥,很少回家睡覺,常年堅持不怠,終于練成一身真功夫。他不僅全部繼承了我曾祖父的拳術,還集各式太極拳的大成,奠定了一百單八式太極拳的拳路,還創(chuàng)造了專為技擊應用的小架子。他精通各類器械,尤善使桿(以白臘木為桿,長丈余,用法與槍同),某日永年南關東老灘內不慎失火,因永年城四周皆水,盛產(chǎn)蘆葦,晚秋收割后,灘內堆集如山,一處失火,撲救不力就能成燎原之勢。這時,我伯祖父趕至,揮桿挑扔葦捆,在空中魚貫飛去,傾刻盡投水中,火既熄滅,免了場大災,舉城傳頌。

    

我伯祖父生性剛強,喜歡格斗。在那個時代各派拳術之間,相互爭斗頗多,我曾祖父在北京授拳時,他隨其父進京,曾力挫北京著名拳師“雄縣劉(夢蛟)”,又于北京西四牌樓擊敗曾力掃七省未遇敵手的“萬斤力”。由于數(shù)挫強手,使楊式太極拳名聲大震,影響日臻。他雖身懷絕技,但由于過分剛烈,出手不留情,即對其同門及從學弟子,也往往善用發(fā)勁,使學者不易接受功力,故多敬而遠之,學生不多,傳其藝者不多見。他生有一子名兆鵬,后隨兄澄甫學拳,曾在廣西設館授徒,抗戰(zhàn)前既歿。

    

楊鑒,字健侯,號鑒湖,是我的祖父,生于公元一八四二年,卒于一九一七年。

    

我祖父自幼隨我曾祖父學拳,但技藝不如我伯祖父班侯,因此,我曾祖父對他要求更嚴,終日苦練,常感不堪忍受,后技藝大進,終成大器。他的拳術剛柔并濟,及將其父傳的老架修訂為中架子。他對刀、槍、劍等各類器械都很精通,且善使彈,拿,三、四丸于手中,使出后,往往能同時擊中三、四只飛鳥,有“彈無虛發(fā)"之美稱。在生性溫和內向,與其兄相左,故從學甚眾。生有三子,長子兆熊,字少侯,次子兆元,夭折,三子兆清,字澄甫。班侯、兆侯兄弟逝世后,楊式太極拳的第三代繼承人便是兆熊,兆清、兆鵬兄弟。    

    

楊兆熊,字少侯,是我的伯父。生于一八六二年,卒于一九三零年。自幼隨我伯祖父和祖父學拳,得我伯祖父班侯者為多,且性格猶像我祖伯父,剛勇急躁,好報不平。早年傳我祖父修訂的中架子,“晚年始變化拳路,架高步闊,動作緊小而快慢相間,發(fā)動剛脆,豁然有聲,目光四射,閃若電光,冷笑險嘻,哼啥作聲,氣勢逼人。其技法特點為:以柔克剛,應用粘隨;出奇制勝,應用抖接。其手法有:拼啄拿劈、傷筋挫骨、點穴,閉戶,按脈、截脈。其運動有:粘隨抖接、犯者立仆。少侯教授學生時不問對象,搭手即打,而其帶喜怒哀樂的神態(tài),功淺者亦難依樣畫瓢,學者雖愛其技而鮮克終學。故其與澄甫齊名,而以澄甫的傳為盛。(引自顧留馨“楊式太極拳簡介")

    

我父楊兆清,字澄甫,人稱“三先生",生于一八八三年,卒于一九三六年。我父自幼受我祖父健侯的親自教海,青年時代更是勤奮鉆研,寒暑苦練,功夫日深。他所處的時代,隨著火器的演進,拳擊,器械在戰(zhàn)場上的應用價值亦很小,太極拳在醫(yī)療保健方面的功能比在技擊方面的作用為人們所重視。在這種情況下,我父將太極拳術在我祖父健侯修訂之中架基礎上,再行修訂,遂定型為楊式大架子,成為現(xiàn)在流行最廣的楊式太極拳。

    

我父拳架的特點是:架式舒展簡潔,結構謹嚴,身法中正,不偏不依,動作和順,剛柔內含,輕靈沉著兼而有之。練法上由松入柔,積柔成剛,剛柔相濟。架式有高、中、低之分,可以按學拳者不同的年齡、性別和體力條件,以及學拳者不同的要求適當調整運動量,因之,逐漸刪改了原發(fā)勁,縱跳、震足和難度較高的一動作,將拳路出神入化地進行了改進。它既適用于療病保健,又適于體力較好者用來增強體質,提高技術。正由于楊式太極拳姿勢舒展,輕沉自然,中正園滿,渾厚莊重,平正樸實,因之,能很自然地表現(xiàn)出氣魄大、形象美的獨特風格。

    

我父體格魁偉,推手技術精妙,善化善發(fā),獨步一時,出手綿軟而內似鋼條,動之至微,弓I之至長,發(fā)之至驟,凡身受之者,未覺其動而已騰空跌出,以故學拳者既愛其術,又復樂于從學。

    

我父自一九二八年由北京到南方,授拳于南京、上海、漢口,杭州、廣州等地,使太極拳由北向南發(fā)展,遂傳習于全國各地。

    

我父生性溫良敦厚,對人忠實誠懇,在武林中德高望重。當南游武漢時,武術界邀其比試劍術,我父推之再三,在固辭不獲的情況下,相邀以竹劍比試,嚴防傷人。在比試過程中,對方持劍直刺,咄咄逼人,我父從容應戰(zhàn),且禮讓再三,實在無法再避的情況下,只見他竹劍一抖,瞬間既擊中對方手腕,使其腕部微傷,脫手失劍,觀者贊不絕口,立時轟動武漢三鎮(zhèn)。

    

為使太極拳術發(fā)揚光大,一九二五年由我父弟子陳微明為寫《太極拳術》一書多一九三四年,我父又請人代寫《太極拳體用全書》,備述太極精華,為后學者留下了寶貴遺產(chǎn)。

    

我父生振銘、振基、振鐸、振國四子及外甥婿傅鐘文,均承前輩業(yè)績,成為楊式太極拳的第四代傳人。

    

楊振銘,字守中,是我的大哥,生于一九一一年,卒于一九八六年。

    

大哥自幼隨父學拳,經(jīng)父嚴格訓練,得其真?zhèn)鳎偃K生,是我楊式第四代的代表人物。他的架式酷似我父,推手猶見功夫。我父晚年教拳只是口授,很少示范,都由大哥代父示范教拳,一直不離我父左右,逢有賽技比武的場合,也多由我大哥出馬,因此,我大哥很早就揚名南方。我父逝世后由我大哥挑大梁,在上海、廣州等地授拳,一九四九年到香港定居,設館于九龍,門庭若市,在港、澳、臺以及東南亞各國有他不少的徒弟。我大哥將我父生前的有太極拳的著作,重新刊印,并再版三版,流傳世界各地。一九八六年病故后,有其三個女兒繼承父業(yè),現(xiàn)在香港授楊式太極拳術。

    

傅鐘文,原籍永年城里南大街,現(xiàn)定居上海,是我父的外甥婿。傅自幼喜武術,后到上海經(jīng)商,隨我父、兄學拳。在我父、兄的精心教授下,經(jīng)過多年錘煉和磨礪,終于掌握了楊式太極拳精義奧旨,學成后,并曾在上海設點教授學生。一九四四年在上海為紀念和發(fā)揚廣大楊氏太極拳故創(chuàng)辦了“永年太極拳社",一九五八年任上海武術隊教練,一九五九年寫成《太極刀》一書,一九六三年著《楊式太極拳》譜。成為名重海內外的楊式太極拳專家。

    

我三弟楊振鐸,也是職業(yè)太極拳師,現(xiàn)在太原市體委任教練,是太原市武術協(xié)會副主席。

    

振基本人,六歲即隨父、兄學拳,父親對我要求很嚴,一招一式從不放過,每練一個動作,總要重復做幾十次甚至上百次,直練到得心應手,符合要求才肯罷休。我學拳、教拳五十多年,前十年主要是打好基礎,又十年主要是長勁和真正掌握,理解動作的要領。一九四八年開始教拳,先在廣州、后到北京,天津等地,文化革命開始后回到邯鄲。在邯鄲先后舉辦了二十多期楊式太極拳骨干訓練班,直接和間接教授學員一萬余人。根據(jù)我在練拳和教拳中的體會和對太極拳譜的理解,在教學中摸索掌握了五大要素,即:講學太極拳的意義、目的,貴在自覺堅持,要按十三勢歌說的那樣,要求勢勢存心,揆用意得來不覺費功夫;練拳要解決腰,腳、手問題,解決學拳中的要點、力點和擊點;搞好分解教學,作好示范動作。這五點用在教學中,深受學員歡迎,效果較好,也得到同行們的認可,受到有關部門和領導的表揚和贊許。

    

我們祖孫四代,皆以教拳為業(yè),使楊式太極拳,由永年到北京,由北京推向全國。解放后,國家和各級領導對我們楊式太極拳極為重視,現(xiàn)在,太極拳已由國內推向世界,太極拳術引起許多國家體育界的注意和重視。曾寫“中國太極在美國"的那個美國教練鄭曼青,就是我父親的門徒,也是《太極拳體用全書》的執(zhí)筆人。一九八一年,以三浦英夫為團長的“全日本太極拳協(xié)會訪華團"專程來我國尋根,先去陳家溝,然后來到邯鄲,他們原打算到邯后用上一響時間問問情況,找我座談一下就行了。當他們和我開始討論拳術并看了我的表演以后,三浦英夫堅持要與我進行推手,兩人一搭手,只兩個來往,三浦英夫便俯首求教,打破原時間安排,在邯鄲向我學拳三天,臨別到火車站臺時,該團秘書中野春美女士還向我學習推手的動作要領。他們一再表示此行不虛度,在邯鄲學到了真正東西。

    

我雖年逾花甲,但精神旺盛,身體健康,練拳教拳,從不懈怠,現(xiàn)擔任邯鄲市政協(xié)常委,河北省武術協(xié)會委員、邯鄲市武術協(xié)會主席。我想在這有生之年,在推廣楊式太極拳方面做出更大的貢獻。(高天明、金度整理)

凡注明來源邯鄲文化網(wǎng)的文章,屬邯鄲文化網(wǎng)原創(chuàng)

請尊重作者,轉載注明作者、文章出處

 


 

(更多好文 請加小編微信h3115855)

 

發(fā)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fā)表
推薦資訊
中國歷史上最好的四十年,沒有任何豐功偉績
中國歷史上最好的四十
殷海光 |一個因思想而受難的人
殷海光 |一個因思想而
國際陶瓷藝術盛宴!這場雙年展將在峰峰啟幕
國際陶瓷藝術盛宴!這場
莫迪里阿尼:追求美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莫迪里阿尼:追求美是一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欄目更新
欄目熱門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鄲文化網(wǎng)」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0310-3115600   郵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備18017602號-1    
國家版權局軟著登字第3269884號
勞務派遣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1*0*082021008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編號:1*0*082021003

冀公網(wǎng)安備 130403020011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