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員查詢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趙國歷史

千年古縣臨漳,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時間:2019-09-27 15:03:30  來源:中華人APP——頭條號  作者:  瀏覽: 分享:

 

臨漳地處河北最南端,位居中原腹部,西望太行山,東眺齊魯地,素有“天下之腰脊、中原之噤喉”之稱譽。古時稱鄴,是建安文學發(fā)祥地,佛教文化繁榮地,都城建設肇始地,享有“三國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譽,更是成語典故之都。

臨漳縣隸屬河北省邯鄲市,處于中原腹地,位于太行山東麓,河北省最南端,東鄰魏縣眺齊魯,西接磁縣依太行,北近成安達幽燕,南臨河南安陽通鄭楚,東西長35公里,南北寬26公里,總面積744.06平方公里,人口61萬。轄5個鎮(zhèn)、9個鄉(xiāng),425個行政村。臨漳古時稱鄴,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鄴城作為曹魏、后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都城,居中國北方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長達四個世紀之久,享有“三國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譽。

臨漳縣七子湖

 

治水患非西門豹一人

臨漳,古時稱鄴,前身為鄴縣。后避諱晉愍帝司馬鄴,因北臨漳河改鄴為臨漳。臨漳,可謂鄴之母親河。然而,由于人為和自然因素,漳河曾多次改道,泛濫橫行。第一個治理漳河水患的就是熟知的西門豹。西門豹奉魏文侯之命,破除當地貪官勾結巫婆“河伯娶媳婦”的封建迷信,懲治貪官和巫婆,大快人心,進而興修水利,鑿渠引漳開十二道河渠,不僅消除了水患,還灌溉農田,造福了一方百姓。

治水自有后來人,西門豹之后約150多年,魏襄王時,當年西門豹修筑的十二道河渠早已失去了原有的功能。鄴地再次出現了“澇天遍地水,旱天一片白”的慘象。再次根治水患,成了魏襄王的心病。史起自告奮勇,治理漳河。他效仿當年的西門豹,在鄴地組織民眾鑿渠,引水防洪,灌溉農田,鹽堿地種上了水稻,鄴地人壽年豐。老百姓無不稱贊:“鄴有賢令兮為史公,決漳水兮灌鄴旁,終古瀉鹵兮生稻粱”。

唐朝咸亨四年,縣令李仁綽面對鄴地久旱無雨,禾苗枯死的現狀,毅然帶領百姓引漳抗旱,因勢鑿渠,動員民眾鑿渠三條,曰:“菊花渠、利物渠、金鳳渠”,終于戰(zhàn)勝旱災。

同樣,明朝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景芳任臨漳縣令,為消除水患,向上申請了撥款,自漳丘村即今天的南東坊鎮(zhèn)的張修屯起,過大章向東到羊羔,綿延筑堤45里。并沿著堤壩遍栽楊柳,改善植被,加固河堤,人稱“景公堤”。

治水福民,從大禹治水算起,凡是興水治水有功于人民,必定青史留名。

鼎足三國魏都城

鄴,六朝古都。有45位皇帝與鄴城有關,第一個從歷史中走來的就是東漢末年的魏武帝曹操。

曹操于公元196年“挾天子以令諸侯”定都許昌。后來,在與袁紹的戰(zhàn)爭中,以官渡之戰(zhàn)的全勝而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隨后,曹操攻克鄴城,以此為大本營,苦心經營,成為其政治中心,更為以后曹魏立國,鼎足孫劉,打下了基石,成了名副其實的魏之都城。

其實,鄴城原本就是袁紹的大本營,袁紹經營多年,作為都城的規(guī)模和條件具備,且鄴城地處平原,西依太行,南北綿延數千里,是天然屏障,且又是“南下鄭衛(wèi)、北達燕趙”的咽喉要道,更有漳河水路交通之便利,曹操將鄴城作為自己的大本營,用心良苦。

曹操在鄴城居住十六年,借助天時地利,統一北方,隨后,曹丕以魏代漢,將其作為陪都。

曹操不僅為其繼承者留下了鼎足三國的基地,而且筑銅雀臺,在漳河畔操練水軍,留下72疑冢之謎,給鄴城增添了濃重色彩,深厚的人文底蘊。

六朝交替走馬燈

鄴城先后經歷了曹魏、后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南北朝時期,北朝的五個割據政權建都鄴城。

鄴城

 

第一位在鄴城稱帝的是后趙的石虎。他是東晉十六國時期羯族人,是后趙開國皇帝石勒的侄子。他稱帝后,鑒于鄴城重要的地理位置,遷都鄴城,并進行了重建和修葺。當時的城垣規(guī)模方圓35平方華里,城墻用磚裝裱,豪華的鳳陽門富麗堂皇,高達30丈,城樓上建了一對一丈六尺高的金鳳凰。后趙滅亡后,冉魏取而代之,存在不到三年,皇帝冉閔在同遼東燕國的征戰(zhàn)中被俘處死。冉閔是漢人,在當時十六國時期,拯救了北方漢人,無情殺戮北方少數民族,激起了愈演愈烈的民族仇恨,作為特定歷史時代的人物,能夠榮登皇帝榜,載入史冊,堪稱梟雄當無愧。

取代冉魏政權的前燕也是短命王朝,前后經歷了兩代皇帝十九年,從慕容雋建國到兒子亡國,曇花一現。

公元534年,北魏一分為二,孝武帝元修在長安建立西魏。權臣高歡擁立元善見建立東魏,即孝景帝,才11歲,一切由高歡發(fā)號施令。高歡借助元善見實現了遷都鄴城的夙愿。并且在鄴城南建起鄴南城,作為新都城。此后,東魏休養(yǎng)生息,黃河以北百姓過上了少有的安定生活。以鄴城為都城的東魏,為權臣高歡后人取代建立北齊奠定了基礎。公元550年,高洋建立北齊,取代東魏,大興佛教,使得鄴城佛塔和摩崖石刻廣布,其中以習文鄉(xiāng)彭城村西南附近考古發(fā)展的佛寺塔基遺址最為出名。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六朝古都的鄴城,每一位皇帝,縱然曇花一現,能夠在歷史舞臺上一展風采,也無愧一生!

英雄叱咤靚臨漳

臨漳是寶地,孕育了無數英雄人物。其中,戰(zhàn)國時代的鬼谷子,是一個傳奇人物。據考證,古鄴臨漳谷子、鹽食村一代就是鬼谷子出生地。至于《鬼谷子》一書真?zhèn)稳绾?,鬼谷子其人的傳奇有多少,且不必說。單憑他創(chuàng)立了縱橫學說,培養(yǎng)出了蘇秦、張儀、孫臏、龐涓、毛遂等一批杰出的軍事外交人才,足見其卓越貢獻。

鬼谷觀

 

蘇秦佩六國相印,張儀兩次相秦,孫臏圍魏救趙戰(zhàn)龐涓,毛遂自薦脫穎而出等歷史故事,膾炙人口。這些杰出的軍事外交家,攪動戰(zhàn)國時期諸侯各國的政治,影響了諸侯割據的走勢。

再后來,楚霸王項羽在漳河邊破釜沉舟,血戰(zhàn)秦朝大將章邯,曹沖巧妙借助浮力秤象的故事,更家喻戶曉。鄴城銅雀臺上,曹操接見歸漢的蔡文姬,蔡文姬即興留下千古絕唱《胡笳十八拍》,后繼承父志續(xù)寫漢書,青史光耀。當然,鄴城同樣留下了曹植七步成詩的佳話。

歷史長河滾滾向前,無數英雄留在史冊里,留在人民心中,留在臨漳的記憶里。

出自臨漳的成語

破釜沉舟

《史記·項羽本紀》載:“項羽已殺卿子冠軍(楚軍統帥宋義),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乃遣當陽春、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漳河),救鉅鹿。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這就是成語典故“破釜沉舟”的來歷。

故事大概是:秦末農民起義將領項羽,擔任援趙大軍的主帥,下令士兵每人帶足三天的口糧,下令砸碎全部行軍做飯的鍋,大軍渡過了漳河,項羽又命令士兵把渡船全都砸沉,同時燒掉所有的行軍帳篷。如此以來,戰(zhàn)士們一看退路沒了,個個奮力死拼,同秦軍展開了9次激烈的戰(zhàn)斗,最終大獲全勝。

七步成詩

“七步成詩”這個成語,意思是七步內就能完成一首詩。比喻有才氣、文思敏捷。說的是曹操死后次子曹丕繼位。曹丕唯恐幾個弟弟與他爭位,尤其是四弟曹植,曹丕深恨之。便命令曹植在大殿之上走七步,然后以《兄弟》為題即興吟詩一首,但詩中卻不能出現“兄弟”二字,成則罷了,不成便要痛下殺手。

曹植不假思索,立刻脫口而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這便是赫赫有名的“七步成詩”。曹丕聽了以后潸然淚下,沒能下得了手,只是把曹植貶為安鄉(xiāng)侯。

曹沖稱象

三國時,孫權送給曹操一頭大象。曹操想知道大象到底有多重,但無人想出好辦法。他的小兒子曹沖說:“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曹操非常高興,果然稱出了大象的重量。

經專家實地考證,曹沖稱象地點在河北省臨漳縣城西崗村一帶。聰明的曹沖利用“等量替換法”,用許多石頭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劃記號,讓大象與石頭產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一次稱出石頭的重量,使“大”轉化為“小”,分而治之,解決了稱得大象重量的難題。

文姬歸漢

蔡文姬,據《后漢書·董祀妻傳》,是東漢著名學者蔡邕的女兒,名琰,字文姬。博學有才辯,又妙于音律。東漢末年戰(zhàn)亂,流落到匈奴左賢王部,在胡中十二年,生有二子。后曹操統一北方,出于對故人蔡邕的憐惜與懷念,遣使者以金璧將蔡文姬贖回,重嫁給陳留人董祀,續(xù)寫其父所遺書籍四百余篇,完成《漢書》的編撰史稱“文姬歸漢”。

 

   

(更多好文 請加小編微信happy_happy_maomi) 

 

發(fā)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fā)表
推薦資訊
150萬契丹人一夜消失之謎
150萬契丹人一夜消失
關于公開補錄邯鄲市某區(qū)森林消防隊員公告
關于公開補錄邯鄲市某
中國歷史上最好的四十年,沒有任何豐功偉績
中國歷史上最好的四十
殷海光 |一個因思想而受難的人
殷海光 |一個因思想而
相關文章
欄目更新
欄目熱門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鄲文化網」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310-3115600   郵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備18017602號-1    
國家版權局軟著登字第3269884號
勞務派遣經營許可證編號:1*0*082021008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編號:1*0*082021003

冀公網安備 130403020011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