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員查詢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趙國歷史

揭密館陶的“縣衙門”!

時間:2019-03-07 15:40:37  來源:大運河時空  作者:  瀏覽: 分享:

 館陶縣作為一個縣級的區(qū)域,有著它的首腦、行政機構,在古代稱為縣衙或者縣治,到了民國時期早期稱為縣公署,后期到了1928年時稱為縣政府。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則比較混亂,我黨、中國民國、日偽政權均有其縣級行政機關,也稱為縣政府。解放后到1952年建立了人民政府。這些縣級政權都有辦公機關所在,今天咱們就聊聊在縣城在北館陶時期和南館陶時期的縣政府機關。

據(jù)舊《館陶縣志》記載,北館陶(今山東省冠縣北館陶鎮(zhèn))的縣衙樣式在元代之前的已經(jīng)不可考了,毀于了水災,到元代后期由知縣李藻重新進行了建設。后來大家知道的、能看到的是在明代洪武初年,縣丞歐陽源按照國家頌布的統(tǒng)一樣式建造的。后來到了正統(tǒng)十二年,知縣袁范在儀門外建設了譙樓。成化年間知縣唐禎對縣衙進行了重修。正德九年知縣孟正大修葺。嘉靖年間知縣戚濟建設了鐘樓及大戶房東西二十四間。隆慶年間知縣高自新增加了吏舍五十間,到這個時候縣衙的規(guī)模已是比較宏大了,擁有大門譙樓、儀門、大堂、二堂、三堂、東衙、西衙、南衙、鐘樓等建筑。

縣衙在縣城的位置

 

《館陶縣志》中的縣衙示意圖

 

縣衙的所有建筑都依附于中軸線,大堂、二堂、三堂沿中軸線由南向北依次排開,中軸線上的附屬建筑單元排列在左右,各自獨立,又相互依托,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大門之上是譙樓,登上譙樓可眺望館陶全景。譙樓東為鐘樓和陰陽學;西為總鋪和醫(yī)學。大門內為儀門,兩側有偏門,天井內東是南明亭,西為荊善亭,兩側為大戶房,東側房后則是土地祠。

儀門內,則為“忠愛堂”三間,幕廳一間,東為儀仗樓三間,西有錢糧庫三間。

大堂東西兩側有吏房各8間,東側,有吏、戶、禮科房,西側為兵、刑、工科房。正堂后面為二堂父母堂,除左右配房外,還有完全相稱的東西兩配房6間,是處理一般民事的地方。

東衙為知縣宅,是古代縣官到異地任職,為避免夫妻異地分居,一般都要帶著家眷子女上任,他們就住在這里。清代著名的大詩人張問陶就出生在這里。

縣衙西側建筑最前是總鋪四合院,其后是監(jiān)獄。西衙為主簿宅。南衙為典吏所居之處。

而這些宏偉的建筑均于清代咸豐十一年三月,天龍八卦教起義軍攻破館陶城后被焚毀,真是可惜。

目前北館陶縣衙殘存的建筑(來源于網(wǎng)絡)

 

此后,縣衙辦公或在原址或在他處,據(jù)記載有段時期還在縣城內陶山書院辦過公。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我們黨領導下的縣政府辦公地點也是不固定的,據(jù)有關資料記載,黃瓜小鎮(zhèn)——翟莊村曾做為較長時間的縣政府所在地。這里不再詳述。


搬遷到南館陶后縣政府大門(不知是否剛搬遷過來所建)


縣城搬遷到南館陶后的衛(wèi)星圖(紅圈處即為縣政府所在)

1955年,縣政府則隨著縣城南遷到南館陶,設在了南館陶北城墻之外,與之隔政府街相望。

1999版《館陶縣志》縣政府照片

 

1990年,縣政府拆除了部分辦公平房,建起了四層雙面的辦公樓。

2012年,縣政府搬遷到了現(xiàn)址。

  (更多好文 請加小編微信happy_happy_maomi)

          

發(fā)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fā)表
推薦資訊
150萬契丹人一夜消失之謎
150萬契丹人一夜消失
關于公開補錄邯鄲市某區(qū)森林消防隊員公告
關于公開補錄邯鄲市某
中國歷史上最好的四十年,沒有任何豐功偉績
中國歷史上最好的四十
殷海光 |一個因思想而受難的人
殷海光 |一個因思想而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欄目更新
欄目熱門
Copyright (C) 2003-2018「邯鄲文化網(wǎng)」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0310-3115600   郵箱:3513152325@qq.com
冀ICP備18017602號-1    
國家版權局軟著登字第3269884號
勞務派遣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1*0*082021008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編號:1*0*082021003

冀公網(wǎng)安備 13040302001124號